English 上網(wǎng)認證 智慧交大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交大要聞 > 正文

外教講座:人文關懷沒有國界

作者: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05-12-09 瀏覽:
  在世界艾滋病日和國際志愿者日兩個國際公益節(jié)日,由國際合作交流處主辦、孔目湖文學社承辦了兩場國際文化主題活動。
 
  12月1日晚,一場旨在使我校學生了解更多的艾滋病知識,消除偏見、正視艾滋病的英文艾滋病知識科普活動在圖書館106舉行,講座由外籍專家Jean Paul主講,他曾有從醫(yī)經(jīng)歷,又長期關注一些熱點話題,談起來如數(shù)家珍。講座中,Jean Paul從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世界各國艾滋病發(fā)病現(xiàn)狀以及怎樣防止感染艾滋病等方面向同學進行講解。從聯(lián)合國的政策倒我國政府的政策,從泰國艾滋病的猖獗和一些新興的艾滋病肆虐的地區(qū)和國家,從艾滋病的預防、傳播途徑到如何面對艾滋病等,他的講解中既幽默風趣,又信息量大。使同學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既學習英語又增長知識。講座最后,Jean Paul就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和同學作了交流。
 
  12月5日是第20個國際志愿者日,下午,我校國際合作交流處組織外籍教師Tung Linda和孔目湖文學社的學生志愿者們一道赴江西腫瘤醫(yī)院看望了住院的幾位老人。晚上,我校美國外專Jean Paul、法國外專Silva Dufay、澳大利亞外專Philip Brooks、曾被《信息日報》報道的扶貧志愿者劉繼漢一起和師生們分享了他們的志愿者活動經(jīng)歷,國交處周麗萍副處長參加了此次活動,并對外專們對學校國際文化氛圍的活躍和對學生活動的支持表示感謝。
 
  據(jù)悉,Jean Paul曾在巴基斯坦作志愿者、Silva Dufay曾在非洲作志愿者、Philip Brooks曾在越南作志愿者、劉繼漢曾在江西山區(qū)的中學作志愿者,他們就各個國家的志愿者文化進行了深度交流:我國的志愿文化有計劃的、功利的、行政的影子,而歐美的志愿者們多是出于對自己人生閱歷的一種豐富。談到志愿活動給他們自身的影響,他們用不同的語言表達了近乎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志愿服務給他們各自的人生帶來了遠遠大于金錢的意義非凡的回報。這也正與北京奧運會志愿服務與人文奧運國際論壇上歐洲青年論壇副主席詹姆斯·多雷說過的話不謀而合:“志愿服務將給青年人提供‘軟’能力的鍛煉機會,而這些經(jīng)驗通常是無法通過教育獲得的?!蓖鈱冞€介紹了各自國家的志愿者活動情況和在亞特蘭大奧運會、悉尼奧運會期間的貢獻。

責任編輯:admin